據美國紐約市非營利新聞機構The City當地時間7月29日消息,來自紐約市立大學的研究團隊通過檢測紐約市下水道污水發(fā)現(xiàn)了四種全新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研究人員表示,新型毒株存在一定程度的抗體抗性,可能會削弱新冠疫苗的有效性。
該團隊29日發(fā)布的研究預印本內容顯示,初步推測新型變異毒株可能與狗、老鼠等動物被感染,新冠病毒在動物體內繼續(xù)進化有關,但也不排除來自人類的可能性。
報道指出,這項研究的數據目前仍是“初步的”,既未經過同行評議,也沒有在科學雜志上發(fā)表。紐約市政府官員也對研究結論“反響平平”,暫未打算為研究團隊提供額外支持。
紐約市立大學研究團隊正在檢查下水道污水 圖源:The City
據The City報道,從去年6月起,來自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和皇后社區(qū)學院的病毒學家和微生物學家團隊,以每周用塑料瓶收集污水樣本并分析其中的新冠病毒濃度的方式,開始研究紐約市14個污水處理廠的污水情況。
自今年1月以來,該團隊通過RNA分離測序的方法分析了污水中不同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從而發(fā)現(xiàn)了四種全新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
研究人員表示,新型毒株存在一定程度的抗體抗性,可能會削弱新冠疫苗的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的數據目前仍是“初步的”,既未經過同行評議,也沒有在科學雜志上發(fā)表。
而且,關于新型毒株的來源,研究人員也沒有得到確定的結論。
該團隊初步推測,由于狗和老鼠等動物會感染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可能與下水道老鼠體內病毒的持續(xù)進化有關。
報道稱,基于推測,該團隊開始檢測下水道老鼠糞便的新冠病毒,試圖找到變異毒株的來源,但最終未能取得進展。
隨后,該團隊提出假設稱,由于不是所有新冠病例都進行了檢測,也不是所有確診病例的病毒樣本都進行了測序,這些“神秘的毒株”可能來自無癥狀感染者、接種過疫苗的感染者、免疫抑制者、兒童或慢性感染的患者,因為這些患者感染的病毒沒有在臨床環(huán)境中取樣測序。
與此同時,由于新冠病毒可能在人體腸道留存一段時間,這個也足以解釋為什么會在污水中能發(fā)現(xiàn)新型毒株。
研究人員在研究中寫道:“這些新的(病毒)譜系可能與公共健康有關,有必要進行進一步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的數據目前仍是“初步的”(preliminary),既未經過同行評議,也沒有在科學雜志上發(fā)表。
紐約市布魯克林區(qū)的污水處理廠 圖源:The City
報道指出,當研究人員于今年6月向紐約市政府反饋研究結論時,官員們“反應平平”。
紐約市環(huán)境保護局(DOEP)允許該團隊繼續(xù)進行研究,但并不打算給予其額外的資金援助或其他支持。
紐約市健康與精神衛(wèi)生局(DOHMH)發(fā)言人帕特里克·加拉赫則表示,對已確定的變異毒株有多種可能的解釋,未來將與對此進行討論,“我們從臨床檢測中知道的一件事是,新冠病毒正在紐約傳播,紐約人保護自己和他人的最好方式是接種疫苗。”
報道稱,有專家表示,紐約市政府不愿為這項研究提供支持的態(tài)度表明,紐約市正在一次又一次地減少用于抗擊新冠病毒的資源。
“關于這種病毒,我們知之甚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環(huán)境工程教授卡蒂克·錢德蘭博士說道,“我們提出這些這些問題,并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