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tǒng)籌城市地上地下建設,再開工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啟動消除城區(qū)重點易澇區(qū)段三年行動,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使城市既有“ 面子 ”,更有“ 里子 ”。
國務院總理 -李克強
然而海綿城市建設已經(jīng)過了第三個年頭,投資量也已經(jīng)超過了上百億的規(guī)模。 但是面對國內(nèi)大多數(shù)建設與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城市管網(wǎng)設施,這些城市“里子”工程似乎剛剛只是一個開始。So ~ 問題回到了錢上
如果連雨水都收費了,那么是不是連呼吸也要收費了?
從字面上理解,雨水費是一個令人費解的概念,隨隨便便剖上網(wǎng)估計分分鐘被鍵盤俠的唾沫淹沒,然而明白下面兩個觀念,我們可以明白對公眾而言雨水稅似乎是一種更好的激勵全國海綿城市推進與實施的辦法。
一 雨水也是污水
大部分中國的城市都沒有做好雨污分流,短時間大量的降雨所帶來的降水夾著地面的雜物及泥沙開始堵塞下水道,雨水與工廠排放的污水混合開始溢流到城市之中。威脅居民生活健康,甚至影響生命安全。
“屋頂、道路、廣場等不透水設施因人類的行為造成污染物積存,如果不處理,會對河川湖泊造成嚴重污染。”廣州大學海綿城市建設工程研究所所長佘年說,“所以,雨水費類似生活污水處理費,污水處理原來也是免費處理,后來才收費的。這需要一個過程。”
二 收費是一種激勵
收費可以更加好的引起公民的注意, 大家想想中秋端午那堵成停車場的免費高速就可見一二。
在德國,截至2003年,已有60%的人口需要支付雨水費,且該數(shù)據(jù)一直在增長。丹麥大概有20個城市,美國已有39州約1417個地區(qū)(包括縣、市、鎮(zhèn)等)在收雨水費。
多位專家認為,雨水費不在乎多少,更重要的是收費讓居民意識到雨水管理。“優(yōu)惠、獎勵等政策實際上與收費政策是配套的。 然而雨水稅的效果與方式不同國家也給了我們不一樣的啟示。
德國 - 雨水費與新能源結(jié)合

德國結(jié)合當?shù)氐慕涤隊顩r、業(yè)主所擁有的不透水面積計算出應繳納的雨水費,收取標準為每年0.63-2歐元/平米不等。業(yè)主采用屋頂綠化或雨水貯存、入滲等設施減少了雨水排放量,可獲得雨水費減免。同樣安裝新的光伏新能源面板也可獲得獎勵。
美國

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市對獨戶住宅的雨水費從每月每戶1.6美元到36.045美元不等。大部分公寓樓單元房和多數(shù)獨戶業(yè)主每月每戶只交1.6到2.67美元。
在芝加哥,當綠色植物覆蓋屋頂比例高于50%或者面積大于2000平方英尺(約185.8m2),開發(fā)商可獲得由政府提供的相應獎金,這筆費用是由市政府從征收的雨水費當中支出。
在馬薩諸塞州,雨水費用以維護道路之外的公共雨水設施,比如下水道、排水口、雨水分離器等。雨水費還設立排水管理基金,用于補貼維護維修雨水收集處理相關(guān)設施的費用以及雨水管理事業(yè)。
最終的目的不是收費
雨水稅主要是通過“市場”這雙無形的手,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讓大家建設和使用雨水回收利用設施。把更綠色環(huán)保的理念帶入挨家挨戶。
雨水費在中國
近年來,隨著雨水利用和海綿城市建設,北京、南京、昆明等部分城市出臺了雨水利用“三同時”、補助、罰款等一系列政策,促進了雨水利用項目的建設。然而如何提高公眾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與加強公眾參與,把綠色屋頂?shù)群>d設施順利的推廣到挨家挨戶,才是雨水費存在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