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洲河共和村斷面經過綜合整治11月以來水質穩(wěn)定達到V類水
茅洲河共和村斷面經過綜合整治11月以來水質穩(wěn)定達到V類水;石馬河旗嶺斷面經過決戰(zhàn)行動攻堅,12月以來大部分時間為Ⅴ類水;全市今年建成截污管網1546公里,新建污水接駁、雨污分流等微支管網超過2000公里……
2019年,東莞采取大兵團主戰(zhàn)、各方協同參戰(zhàn)的作戰(zhàn)模式和補短板工程、強污染管控雙線作戰(zhàn)策略,為堅決打好打贏水污染防治攻堅戰(zhàn)提供了有力保障,治水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斷面攻堅
開展大兵團作戰(zhàn)
走在冬日的茅洲河岸邊,河里的水靜靜地流淌著,在正午陽光的照射下,河面泛著銀色的光芒。
12月24日中午,在茅洲河長安鎮(zhèn)新民社區(qū)段岸邊,記者看到,河里有多艘大型清淤船正在運作,一刻也不停歇地清挖河中的底泥。而在不遠的沙頭社區(qū),正在開展雨污分流工程,工業(yè)區(qū)和居民區(qū)的污水正在挨家挨戶地接入新建的污水管網。
“沙頭社區(qū)較大的企業(yè)排水戶有400多家,將在明年1月20日前基本完成雨污分流工作。”市茅洲河現場指揮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整個沙頭社區(qū)工業(yè)區(qū)、居民區(qū)、公共建筑的雨污分流工作將在明年6月底前完成。
建設截污管網、開展污水接駁和雨污分流、追根溯源整治排污口,提升河涌水質……今年以來,東莞在茅洲河、石馬河、東引運河等重點流域開展了大兵團作戰(zhàn)。
市現場指揮部通過牽頭籌建了茅洲河、石馬河、東引運河流域綜合整治現場指揮部,發(fā)揮一線指揮部統籌推進、靠前作戰(zhàn)指揮的作用,高效推進流域治理工作。
茅洲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于今年3月份開工,目前已基本完成;石馬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于今年1月份開工,目前已完成了80%水污染治理工程;東引運河樟村斷面綜合治理工程污水管網完善工程于今年6月份啟動前期工作、11月初正式開工。
在大兵團作戰(zhàn)的高峰期,茅洲河流域綜合整治(東莞部分)二期項目進場施工人員超過2000人,高峰期多達近300個有效作業(yè)面,每日管網鋪設長度超過2公里;水生態(tài)五期累計進場施工人員超過1000人,高峰期多達120個有效作業(yè)面,每日鋪設管網長度超過1公里。而在石馬河流域,高峰期現場有超過500個施工作業(yè)面同時開展,參建人員過萬人。
工程提速
管網通水里程不斷增加 超額完成年度建設任務
河涌整治“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關鍵在排口,核心在管網”。2019年,東莞繼續(xù)將截污管網作為重點工作來抓,管網通水里程不斷增加,對污水收集的覆蓋面和效率進一步提升。
2019年年初,東莞制定了新建截污管網1000公里,新建污水接駁、雨污分流等微支管網1500公里的目標。
在工程推進中,市現場指揮部及時召開辦公會議,研究解決全市管網建設中的瓶頸問題,化解施工難題,對進度滯后的責任單位跟進督導。全年定期召開辦公會議,解決130多項問題。
為了確保工程施工質量和安全,市現場指揮部牽頭組織各鎮(zhèn)街成立了183人的水污染治理工程質量安全專項巡查小組,加大了管網質量安全的檢查力度。今年累計檢查施工點超過2萬次,共發(fā)現759個質量安全問題,目前已全部按要求限期完成整改。市現場指揮部還在媒體定期曝光施工單位存在的質量和安全隱患問題,督促施工單位進一步落實施工安全文明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今年累計新建截污管網1546公里,新建污水接駁、雨污分流等微支管網超2000公里,均超額完成1000公里和1500公里的年度任務;累計驗收1991.19公里,累計移交2106.69公里,均超額完成1000公里的年度任務。
成效明顯
污水處理效率提升 重點流域水質不斷改善
“一臺管道檢測機器人從打開的截污管網井口進去,管道里面的破損、淤堵等情況通過機器人的攝像設備清晰地傳輸到檢測人員的電腦屏幕上。”這是今年9月記者在塘廈鎮(zhèn)看到的一幕,現場工作人員正在利用管道機器人開展地下管網檢測工作。
今年以來,東莞對全市地下管網全面開展排查,“診斷”管網健康狀況,并開展修復整改,目標是最終形成兩套清晰的市政雨水、污水管網系統,更高效地收集污水處理污水,從而實現污染河涌水質達標的目標。
在管網檢測的基礎上,我市對破損、淤堵的管網進行修復。在大朗鎮(zhèn)沙步村沙園路,施工方正在加緊開展截污主干管網修復工程。“工程全長3公里,這一段長1.5公里,目標是12月底全面建成。”施工方現場負責人朱祥龍介紹。
記者獲悉,莞惠路大朗段截污主干管網恢復工程管線全長約3.217公里。管網修復完成后,將收集大朗多個片區(qū)的污水,預計污水收集量為每天10萬立方米,輸送至松山湖南部污染水處理廠處理。
目前,2019年度全市的地下管線排查工作基本完成,污水管網GIS系統正在建立,全市共摸查雨、污管網近2萬公里,檢測管網3200多公里。東引運河流域主干管網檢測已完成,維修工作正在加緊開展當中,東江下游流域主干管網檢測及維修工作已經啟動。而茅洲河、石馬河流域主干管網檢測及維修工作已基本完成。
截污管網建設、地下管網排查,為排污口整治和雨污分流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截污管網基本建成的基礎上,茅洲河流域和石馬河流域開展了污水接駁和雨污分流工程。其中石馬河流域累計完成工業(yè)企業(yè)4000余家,新建小區(qū)200多個,公共地塊排水戶400多個;茅洲河流域完成工業(yè)企業(yè)1000余家,小區(qū)居民樓1萬余棟。
由于居民區(qū)工業(yè)區(qū)生活污水的不斷接入,直排河涌的污水明顯減少,我市污水處理廠收集的污水進水濃度逐漸提高,污水廠處理效率逐步提升。
在重點流域水質方面,全市4個國考斷面水質總體改善,11月以來茅洲河共和村斷面穩(wěn)定達到Ⅴ類水質目標;12月份以來石馬河旗嶺斷面水質大部分時間為Ⅴ類,基本達標;沙田泗盛斷面較去年同期水質好轉,除溶解氧指標外基本達到Ⅲ類水質目標;樟村斷面水質較去年同期綜合污染指數下降48.5%、氨氮下降41.8%,水質改善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