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20年1月16日訊 昨日下午,深圳市水務局召開2020年全市水務工作會議,總結2019年水務工作,部署2020年重點任務。記者從會上獲悉,2019年,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20.62億立方米,萬元GDP用水量下降至7.93立方米,全國領先。
深圳市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禮衛(wèi)指出,2019年是深圳水污染治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全市水務系統(tǒng)緊緊圍繞“水污染治理決戰(zhàn)決勝”這一核心任務,以河長制湖長制為抓手,以碧道規(guī)劃建設為契機,以智慧水務建設為著力點,扎實推進治水管水護水,水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水治理能力穩(wěn)步提升。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深圳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在城市發(fā)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整治河道120公里、易澇點35個,圓滿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特別是水污染治理實現歷史性轉折。2019年,全市159個黑臭水體、1467個小微黑臭水體全部消除黑臭,五大干流考核斷面全部達到地表水V類及以上標準,大沙河、坪山河等一大批河流成為城市新的風景線。深圳治水成效獲國務院督查激勵,成功入選國家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全年完成治水投資530億元,是整個“十二五”的3倍,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基本補齊了雨污分流管網、污水處理能力的歷史欠賬。
碧道規(guī)劃建設高點開局,2019年共開工建設16個碧道試點項目,開工建設了茅洲河碧道試點段項目(寶安段)先行示范段2.1公里、500米楊梅坑示范段樣板工程。大沙河生態(tài)長廊驚艷亮相,成為“讓河流回歸自然”生態(tài)河流典范;海綿城市和節(jié)水型城市建設取得新成績,順利通過海綿城市國家試點年度績效評價。
2020年是深圳水污染治理成效鞏固管理提升年,也是打造生態(tài)美麗河湖新時代的第一年。據悉,今年全市水務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全市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27條入庫支流達到IV類標準,入海河流達到V類標準,用水總量控制在20.85億立方米以內,萬元GDP用水量同比下降3%,完成治水投資(含碧道建設)30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