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條河邊住了10多年,以前過橋時氣味刺鼻,常捂著鼻子跑過去。”家住仙人河邊的吉林遼源市民紀紹貴愛晨跑,說起幾年前的情景,皺起了眉頭。
仙人河,東遼河一級支流,19.3公里的河道在遼源由北向南穿城而過,對東遼河水質有著重要影響。大量生活污水直排入河,仙人河水質嚴重劣化。
“一鎬鎬、一鍬鍬地清理,我們足足清出了13萬立方米的垃圾、淤泥。”遼源市城市管理行政執(zhí)法局工程師劉翀說。
經過兩年多整治,沿岸路面鋪就石磚、整潔通達,河內水草蕩漾、水波清亮。
初秋的清晨,紀紹貴沿河岸一路小跑鍛煉,片刻小憩間,大口呼吸著飄著淡淡青草味的空氣,指著河中央泛起的氣泡說:“看,魚都回來了!”
沿東遼河一路向東北,便到了遼河源鎮(zhèn),這里是東遼河的發(fā)源地。48歲的安北村村民韓小云面帶喜色:“要不是因為這片林子,咱能過上這日子?”
2019年,鎮(zhèn)黨委和政府號召東遼河水源地附近村民退耕還林,土地可以流轉到專業(yè)種植生態(tài)林的公司。去年,韓小云給種植公司養(yǎng)蠶、護樹,一個人就掙了5萬多元。今年,不少村民加入進來,遼河源附近的“禿頭山”漸漸綠了起來。
2019年,遼源市為推進水源涵養(yǎng)林建設,已流轉土地7182公頃,完成造林6257公頃。
“治河必治源,守護這綠水青山,就是守護遼源人的好日子。”遼源市林業(yè)局副局長賈進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