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龍門東道旁邊的人行便道上,北辰區(qū)住建委的工作人員把一瓶水倒在地上,短短幾秒鐘的時間,水完全滲入地下,沒留下一點積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因為人行道與休閑廣場采用透水混凝土進行鋪裝,使地面具有良好的滲水、保濕、透氣功能,可以有效減少地表徑流。
在今年剛剛完工的龍門東道綠化項目中,北辰區(qū)突出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努力構建可持續(xù)的生態(tài)空間,改善周邊防洪排澇能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北辰區(qū)住建委發(fā)展計劃科副科長魏乃飛介紹:“油面主路部分通過市政管網(wǎng)進行雨水排放,人行便道采用透水鋪裝以及下邊的普通格柵、透水的無砂混凝土等方式對雨水進行排放,主要采用吸、滲、凈、用、排等幾種方式,對雨水進行循環(huán)利用。施工過程中,在道路周邊建設了一批下凹式的綠地,通過引水溝把雨水引到綠地中。遇到強降雨時,地面下設置的雨水管道可以把過多的雨水排進市政管網(wǎng),最大限度地降低內澇的風險。”
北辰區(qū)住建委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新發(fā)展理念,在老舊小區(qū)改造、樓宇建設、新樓盤開發(fā)、道路基礎設施及綠化過程中,更深層次地加入海綿城市的理念,讓廣大居民享受到海綿城市所帶來的效果。
來源:天津北方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