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乘坐大運河游船,感受千年運河文化的獨特魅力。
陽春三月,漫步海棠花溪賞醉人春景;炎炎七月,去亮馬河、八一湖上體驗槳板運動之趣;金秋十月,騎行在永定河滯洪水庫中堤之上,賞兩岸斑斕彩葉,將美景盡收眼底;隆冬時節(jié),天然河湖冰場上歡聲笑語不斷……如今,在北京的河湖水岸,一年四季都有好去處。
“南水”進京十年,緩解了首都水資源緊缺,讓北京漸漸攢下“水家底”。隨著跨流域、多水源聯(lián)合調度生態(tài)補水和連續(xù)四個污水三年治理行動的實施,北京的水環(huán)境質量持續(xù)改善。
為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親水需求,北京水務部門不斷加大河湖開放共享力度,實施城市河道濱水慢行系統(tǒng)和景觀提升工程,多個濱水公園開放,建成300余公里濱水慢行系統(tǒng),全市河湖通航里程達84公里。北京的河湖水岸正在解鎖更多新玩法。
公園開放市民休閑去處更多
“北方的12月,彩葉凋零,但去河邊賞蘆葦觀水鳥卻別有一番風味。尤其是日落時分,金色陽光籠罩大地,初冬氛圍感拿捏!”市民嚴藝沒想到,自己隨手拍下的幾張照片,不一會兒就在朋友圈收獲了幾十個“贊”,有人特意詢問:“這是哪兒???這么漂亮!”
“統(tǒng)一回復:溫榆河公園!”嚴藝喜滋滋地敲下答案,還補充說,“天氣好的時候真的特出片兒,想給大家都推薦?!?br />
溫榆河公園,地處朝陽、順義、昌平三區(qū)交界,溫榆河、清河兩河交匯之處,是北京城區(qū)最大的“綠肺”,自開放之日起就成為市民休閑娛樂、運動健身的好去處。
溫榆河公園兼具休閑公園、動植物保育、蓄滯洪區(qū)等多重功能。目前,公園一期已向社會開放,二期工程也在推進建設,預計明年將全部建成并向社會開放,屆時還將形成1200萬立方米的滯洪區(qū)空間,提高流域防洪能力和城市韌性。
其實,這已不是北京第一次將城市防洪排澇工程與濱水生態(tài)空間相結合。位于石景山區(qū)的西郊雨洪調蓄工程,是北京市第一個面向市民開放的水利工程。這里曾是遠近聞名的砂石坑,停止開采后又成了堆放建筑垃圾、傾倒建筑渣土的地方。2017年,北京市水務局將砂石坑改造成為西郊雨洪調蓄工程,可匯聚北京西部的八大處溝等流域約27平方公里范圍的雨洪水。雨水匯聚于此,不僅能減輕下游河道排水壓力,還能涵養(yǎng)區(qū)域生態(tài),回補地下水。
除了防洪排澇,西郊雨洪調蓄工程還兼具生態(tài)功能。園區(qū)新種植了100余種、4.5萬余株各類喬灌木,三季有花,四季常綠。
2019年9月,西郊雨洪調蓄工程免費向市民開放,成為周邊10多個社區(qū)、20多萬人的休閑場所?!拔颐刻於紒磙D兩圈,難得家門口就有這么好看的大花園。”住在附近的居民張月華說。
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處水環(huán)境管理科科員李楠告訴記者,目前,西郊雨洪調蓄工程園區(qū)內植物種類多達150余種,監(jiān)測到鳥類種數(shù)146種,“我們已經(jīng)接待市民500余萬人次,年均100萬人,日最高入園超過1.2萬人次?!?br />
打通斷點二環(huán)濱水行“一鏡到底”
北二環(huán)路北側,北護城河濱水步道連通工程正在加緊施工,“這是今年的重要民生實事項目,年底前就要完工。”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處工程管理科副科長白偉華說。
北護城河西起新街口暗溝出口,東至造紙廠船閘,全長6.36公里,因為沿岸環(huán)境優(yōu)美,早已成為周邊市民最喜歡的休閑去處。但此前,這段路斷斷續(xù)續(xù)。原來,由于市政道路橋梁建設原因,北護城河濱水步道在安定門閘、安定門橋、雍和宮橋、北小街橋、東直門北橋等處都中斷了,市民只能上行從馬路穿行過橋或借由機動車道行走。為此,北京水務部門組織實施了北護城河濱水步道連通工程,年底前將打通沿線8個斷點,實現(xiàn)環(huán)二環(huán)濱水步道加城市綠道80公里全線貫通,讓市民可以沿著二環(huán)“一走到底”。工程完工后,市民沿著北護城河一路東行,不僅能欣賞河畔美景,還能看到德勝門箭樓、地壇公園、雍和宮等歷史人文景觀,古都魅力盡顯無遺。
“近幾年,北京還先后實施了西南二環(huán)水系濱水空間開放提升工程、二道溝八里莊人行橋至十里堡路橋河段濱水空間提升項目、八一湖慢行系統(tǒng)工程等,方便市民開展親水休閑活動?!卑讉トA說。
此外,北京水務部門還打造了9條“最美濱水騎行線路”,分布在北京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串聯(lián)起北京的五大水系?,F(xiàn)在,北京已建成300余公里濱水慢行系統(tǒng),預計到2035年,北京市建有濱水慢行系統(tǒng)的河道長度將達到550公里。
游船通航蕩舟京城賞古都新韻
位于順義區(qū)的潮白河漕運碼頭,一艘艘簇新的畫舫游船整齊地排列在一起。雖然進入冬季,游船已經(jīng)停航,但在今年夏天通航時,每到周末,船票幾乎不到中午就能售罄,十分火爆。
“上中學的時候,每天上學都從河邊過,那時候河里都沒水,現(xiàn)在居然能開船了,說什么我也得體驗體驗!”土生土長的“90后”順義姑娘劉悅說。
潮白河順義段游船通航項目于今年8月底正式向市民開放,環(huán)繞俸伯橋、河南村橋,打造了一條長約6公里的游船航線。游客乘坐畫舫穿梭于碧波之上,可盡賞潮白河沿岸濱水森林公園的旖旎風光和順義區(qū)的城市風貌。
近年來,隨著北京河湖面貌全面改善,北京多條游船航線相繼開通,為市民提供了全新的水上休閑體驗。
素有“皇家御河”之稱的“南長河-昆玉河”游船航線歷史悠久,乘船體驗京城勝景“長河觀柳”,游客稱贊“名不虛傳”。亮馬河游船航線最具“國際范”,途經(jīng)燕莎、藍色港灣、紅領巾公園等多處商圈、公園,破圈走紅,已成為北京旅游消費新亮點。大運河游船航線,兩岸既有摩登現(xiàn)代的商務樓宇,也有燃燈塔、大光樓等文物古建,被不少網(wǎng)友評為最具“穿越感”的游船之旅。還有什剎海的搖櫓船,各大公園里的手劃船、鴨子船……越來越多的游船航線,讓更多市民能夠蕩舟京城,賞古都新韻。
近些年,北京還修建了600余處河湖垂釣平臺,開放天然河湖,夏季玩皮劃艇、槳板,冬季開辟冰場,親水娛樂活動越來越多樣。
北京的河湖濱水空間正在解鎖更多新玩兒法。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