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訊 由西寧市水務、環(huán)保部門負責的湟水河流域(西寧段)排污口二期整治工作進展順利。截至目前,共封堵79個排污口,新增各類管道8.16公里,每日截流污水5萬噸。
8月6日,記者從西寧市水務局了解到,湟水河流域(西寧段)排污口整治工作開展已有四個月,現(xiàn)已封閉79個生活污水排放口,每日產生的5萬噸左右污水經過新增8.16公里的地下污水收集管道,匯入西寧市地下污水收集管網系統(tǒng),最終進入污水處理廠,水質達標后排入湟水河。目前,北川河倒虹吸工程、北川河天峻橋至幸福路新建截流管工程、鹽莊小區(qū)新建DN1000毫米污水主干管敷設工程和貴南路污水截流工程正在實施中。另外,柴達木路排水管網貫通項目、馬坊渠污水截流項目、六一橋污水截流項目、湟水河污水截流項目和西鋼新村污水截流項目均因道路開挖等相關配套工程進展緩慢而未正式開工。據(jù)西寧市水務局給排水處處長馬長順介紹,除了受開挖工程進展緩慢影響外,在施工當中,新發(fā)現(xiàn)的各類排放口的問題也影響到整個“封口”工作進度。馬長順說,瓦窯溝涵洞治理項目完畢后,發(fā)現(xiàn)水體顏色未有明顯改觀。經過施工人員仔細排查后發(fā)現(xiàn),該施工處至為民巷之間暗藏著近二十個各類排放口,其中有兩個屬于污水大量排放口。
據(jù)了解,湟水河污水排放口截污納管二期工程中,有146個排污口治理工作已經完全移交至負責南、北川河綜合環(huán)境治理的相關部門。另有32個工業(yè)排放口整治工作交由企業(yè)自身處理,要求其達到排入城市污水管網水質標準后接入城市管網。同時,分布在朝陽電站、湟樂電站渠道、和平渠道、沙塘川河和西川河張家灣處共計67個排污口受水量小、周圍無城市管網覆蓋、治理難度大等因素影響,相關部門決定暫不對其實施封口工作。(作者:張曉程 吳雁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