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與父輩相當?shù)睦先思矣写嗽庥?,我真是問心有愧、于心不安?rdquo;昨日,市水務局局長丁強上線“溝通無界限”,面對人民北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宿舍居民投訴的水浸街問題,非常動容,起身向居民鞠躬道歉。丁強同時表示,希望“讓水浸街只出現(xiàn)在童謠中”,但任何特大城市都無法完全避免水浸街問題。
近期有消息稱“全國普查自來水合格率只有50%”,很多公眾表示特別擔憂,廣州市情況是怎樣的?丁強表示,目前廣州形成了東有東江,西有西江,南有北江的飲水格局,水質(zhì)是達標的,廣州在特大城市和大中城市中提前20個月達到了國家新的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
老人桌上過夜“我真是問心有愧”
“一年有三四次水浸屋!”家住人民北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宿舍的林姨對記者抱怨道。年過七旬的林姨夫婦向記者回憶了最近那個不堪回首的大雨之夜,當晚,林姨家又遭遇水浸屋,但令她和老伴無可奈何的是,面對已經(jīng)無法安居的家,兩位老人想要出去住旅館卻還遭拒,因為身份證等證件已經(jīng)全部泡在污水中,最后兩人只好坐在桌子上勉強過夜。
“年紀與父輩相當?shù)睦先思矣写嗽庥觯艺媸菃栃挠欣?、于心不安,借此機會向老人家道歉。”丁強起身鞠躬致歉。丁強解釋說,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宿舍是一個比較老的水浸街的問題,既有局部的問題,又有下游排水渠道,就是西濠涌流域的問題。首先,整個小區(qū)比外面的地面低3~5米,差不多整整低一層,“本身這個小區(qū)管網(wǎng)收水性是不行的。而西濠涌是封閉型的,靠近珠江,容易受到潮水頂托。”丁強表示,解決這個問題兩方面要兼顧,對西濠涌增大排水能力,實在不行加大泵站,以強排方式解決排水問題。
當天下午3時,由市水務局排水處組織了市排水管理中心、越秀區(qū)建設和水務局、越秀區(qū)東風街街道辦事處、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以及市一醫(yī)院宿舍受災群眾在市一醫(yī)院宿舍區(qū)召開了現(xiàn)場處理會,提出了解決市一醫(yī)院宿舍區(qū)水浸問題的初步措施:開展對西濠涌流域進行全流域研究分析,制定解決水浸問題的改造方案,然后盡快組織實施。
建國前的排水管材還在用
廣州一直在治理水浸街問題,但不少市民反而覺得暴雨一來,水浸街為何更嚴重了呢?對此,丁強表示,“對這個問題我請教了一些專家,得出幾方面的原因:第一,現(xiàn)在的暴雨強度比以往的大,拿60年的暴雨統(tǒng)計和最近20年的暴雨統(tǒng)計,我們近些年來暴雨強度大,頻率快,這比以前明顯要增多。第二,城市化進程中我們的道路、樓房硬底化明顯增多。過去農(nóng)田、池塘可以滲水、蓄水,現(xiàn)在這些水全部涌入了市政排水系統(tǒng),所以不堪重負。第三,我們的排水設施比較落后。檢修過程中發(fā)現(xiàn),建國前至今各種款號的管材都有在使用的,開個博物館是沒有問題的。”
生態(tài)水城:10分鐘散步到水邊
近期,廣州提出要建設生態(tài)水城,那么丁強眼中的生態(tài)水城又是什么樣子的呢?丁強說:“水城通常有三個標準:第一,水域面積占全市面積一般是不能低于10%。第二,長此以來形成與水有關的生活習慣。第三,有水文化。自古以來按照三個標準衡量,廣州市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水城。”
丁強表示:“對生態(tài)水城,有更美好的憧憬。通俗來說,打開水龍頭,我們就能喝上放心水,生活污水每一點每一滴都能收集進行處理,進行利用。下再大的雨也不擔心水浸街,每天都可以到珠江去游泳,夏天可以到沙灘去戲水,每天下班后步行10分鐘就能走到水邊跟大自然接觸,河涌風景如畫,魚也游回來了,鳥也飛回來了,這就是我心目中的生態(tài)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