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a Membe是一位推銷員,在他的窮鄰居達累斯薩拉姆那里,他的商品大受歡迎。在他的手推車里塞滿了方便宅運的淡黃色桶裝安全飲用水。
據(jù)城市水資源管理局介紹,居住在坦桑尼亞經濟中心的四百萬人口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居民家中有自來水。貧困地區(qū)通常都缺乏自來水,最為貧困的城市居民依賴于私人供應商來提供用水。
“這是一個好生意,因為人們每天都要用水。” Membe一邊解釋,一邊在烈日下氣喘吁吁的從一個門口跑到另一個門口。
因此,與居住在豪華市郊的富裕居民相比,低收入居民不得不支付更高的價格來獲取至關重要的水資源。20升的桶裝水售價大約是16美分,而根據(jù)WaterAid的說法(總部位于倫敦的一個非贏利性組織),從水龍頭流出同樣數(shù)量水的成本不到1美分,
“據(jù)估計,水資源的每日最低消耗量-其中包括烹飪、飲用和清潔等各種目的-為每人20升。” 坦桑尼亞WaterAid組織的政策顧問Ben Taylor告訴IPS(對Taylor的采訪全文,請見‘問題&回答:我們確實在進步,但是步伐緩慢’”)。
這意味著一個五口之家每天的用水支出高達84美分(雖然大部分居民為了節(jié)省開支,都會削減用水量)。對于東非國家來說,這是一筆很小的數(shù)目,但是根據(jù)聯(lián)合國的統(tǒng)計數(shù)字,那里的380萬人口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每天的生活費低于1美元。
基礎設施
由于常年的不重視和規(guī)劃不善減弱了達累斯薩拉姆供水網(wǎng)的維護,限制了主要供水管道的擴建,從而無法滿足由于人口迅速增長而造成的供水需求。目前,有些社區(qū)內全部都缺少市政供水管道、污水處理設備和其它服務。
根據(jù)供水及衛(wèi)生聯(lián)合監(jiān)測項目提供的最新數(shù)據(jù)(從2004年開始):在國內,只有60%多的人口能夠獲得飲用水。該項目是由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聯(lián)合國基金會發(fā)起的。
根據(jù)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的建議,在2003年,當局對達累斯薩拉姆的供水服務實行私有化,雇用了一個叫做城市供水的財團來運營供水服務。
兩年后,由于城市供水在解決水資源短缺、改善稅收收入和杜絕非法連接等方面進展緩慢,該合同被取消。該財團反過來聲稱是由于最初對于供水系統(tǒng)薄弱狀態(tài)所提供的信息并不充足,因此破壞了它們的努力成果。
隨后,這場糾紛被上訴到國外的多個法庭,據(jù)傳聞,倫敦法庭判決坦桑尼亞政府獲得大約六百萬美元的賠款,用于彌補交易失敗所造成的損失。
城市供水被一個政府運營機構取代-達累斯薩拉姆供水和污水處理公司(DAWASCO)。
供水管理局所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之一仍然是創(chuàng)收問題,因為每10位顧客中,只有1個人會支付他的用水帳單,DAWASCO的公共關系經理Badra Masoud說。
她補充說,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運營商已經開始提供帳單寄送服務并雇用收債人。
DAWASCO還發(fā)起了一項運動,讓拖欠水費的人受到輿論的指責。記者們被邀請見證內閣部長、政府機構和坦桑尼亞軍隊的軍事總部由于幾個月甚至長年欠賬而被停水。
其它策略還包括每天派出DAWASCO的卡車,車上裝有大喇叭,用來提醒人們付款。“如果我們不強制繳費的話,沒有人會付款”,Masoud說。
一月份,DAWASCO的收入約為180萬美元,創(chuàng)下了歷史記錄。這一成功被歸因于自身意識的覺醒和努力。
在另一項擴大水供應的倡議中,DAWASCO已經開始在達累斯薩拉姆內尚未廣泛使用自來水的地區(qū)建立中央供水點。許多供水亭已經開始啟動運行,還有幾百個也在規(guī)劃當中,雖然許多都存在著不規(guī)律供水的困擾。
Melania Leba運營著這些新業(yè)務中的一項。在她的供水亭里,20升桶裝水的現(xiàn)行價格僅為4美分。
“我每個月向DAWASCO支付大約3萬先令(近26美元)的水費,自己可以賺大約3萬先令,”她告訴IPS,“人們喜歡在供水亭買水,因為這里的價格比他們從供應商或者鄰居那里買水要便宜。”
Havijawa Shabani管理著道路下面稍遠的一個供水亭,她說顧客光臨她的供水亭是因為這里很方便,價格也相對便宜。
“沒有人會拒絕支付水費,因為不管他們之前是如何用水,這是更好的做法,”她在IPS的一次采訪中說,“有些窮人不能立即付錢,所以我讓他們先把水拿走,之后再付款。”
供水亭的倡議為窮人們創(chuàng)造了工作機會,并且降低了水價。雖然它并不能解決達累斯薩拉姆的水資源短缺問題,但是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證明改革可以提供即時的幫助。WaterAid的工作人員Taylor說。